总编寄语

  • 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陶剑虹;

    <正>医院品牌不是简单公众满意度,而是医疗科学与价值观的复合体,医院品牌的个性是医疗团队人文特质塑就的,而医院中每一个职责个体的学习力和创造力,直接决定了医院品牌的发展活力。在医院品牌管理领域,很多人对美国最佳医院梅奥诊所津津乐道,中国的同行往往会感叹,在一个完全市场化体制的医疗管理体系中,梅奥的成功不难理解,因为很多先进的管理机制可以在医院运营中得以实践,而中国相对封闭的体制,很难

    2013年05期 v.23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药学资讯

  • 名刊浏览

    <正>托珠单抗二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优于阿达木单抗接受生物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有1/3的患者接受的都是单一治疗。托珠单抗是白细胞介素6受体抑制剂,有几项临床试验对其作为单药治疗进行了研究。与阿达木单抗相比,托珠单抗单独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一项随机双盲的平行IV试验进行了研究

    2013年05期 v.23 25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 大视野

    <正>前沿进展首台毒品呼吸检测仪将面世高新技术有待验证虽然至今还没有一台可以像侦测酒精那样侦测毒品的仪器,但是瑞典的科学家坚信他们已经在研制毒品检测仪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报道,最近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打算采用一台

    2013年05期 v.23 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论著

  • 硫酸氢氯吡格雷左旋异构体的神经毒性研究

    颜杰;李春红;李瑾翡;阮浩澜;

    目的研究硫酸氢氯吡格雷左旋异构体的毒性,为控制其限度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静脉给药的方式分别对实验动物注射硫酸氢氯吡格雷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左旋异构体,观察试验动物毒性反应情况,记录实验动物给药后的反应和持续时间,并在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结果硫酸氢氯吡格雷左旋异构体在50 mg/kg的给药剂量时会产生明显的神经毒性,而硫酸氢氯吡格雷无神经毒性。结论应严格控制片剂中左旋异构体的含量,其限度不超过1.0%可保证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足够安全。

    2013年05期 v.23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12种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的抗内毒素作用研究

    范文昌;梅全喜;刘亚娟;王书芹;

    目的观察12种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水提取物在同一剂量(16 g/kg)的抗内毒素作用,为寻求有效中药防治内毒素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小鼠连续7 d,灌胃16 g/kg,7 d后腹腔注射内毒素(LPS,O55B5),观察小鼠生存率和肺、肝的病理变化。结果三丫苦、水杨梅组小鼠生存率明显较高(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三丫苦、水杨梅组小鼠肺、肝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部分广东清热解毒药能防治内毒素引起的多器官损伤,提高内毒素血症小鼠生存率。

    2013年05期 v.23 26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 续嗣衍宗汤联合脐疗治疗肾虚型男性少精弱精不育症临床观察

    陈清志;程文辉;安得辉;皮厚远;蒋家祥;

    目的观察续嗣衍宗汤联合脐疗治疗肾虚型男性少精弱精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型男性少精弱精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续嗣衍宗汤联合脐疗治疗,对照组口服五子衍宗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对照组为47.50%。2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子参数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续嗣衍宗汤联合脐疗能有效促进精子的生成,增强精子的活力,提高精子的活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是治疗肾虚型男性少精弱精不育症的有效方法。

    2013年05期 v.23 264-265+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参柴调理丸抗疲劳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穆志明;王艳;

    目的观察参柴调理丸抗疲劳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和爬杆时间的影响,观察参柴调理丸抗疲劳的作用效果。选用对网状内皮系统对血流中惰性炭粒的吞噬廓清能力的影响实验、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实验和对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影响实验来观察参柴调理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参柴调理丸可延长小鼠负重游泳和爬杆时间,增强溶血素抗体生成水平及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结论参柴调理丸具有抗疲劳及增强免疫的作用。

    2013年05期 v.23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影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因素分析

    郑敏仪;李泳娜;袁宝珍;陈勇;余其卢;

    目的分析影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及医疗机构采购药品提供参考。方法总结2010-01~2012-09本院临床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患者皮试阳性情况,分析原因。结果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与产品F(ab')2含量、抗体效价、稀释液、注射部位、皮试观察时间和年龄等因素相关。结论药品质量是影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主要因素,纯化产品,优化配液,规范操作,可降低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

    2013年05期 v.23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1种微粒分散型盐酸维拉帕米脉冲制剂的研究

    李巍;阎鹏;柯鹏;师双双;刘宏飞;

    目的制备1种微粒分散型pH敏感型离子交换树脂并将其应用于脉冲制剂。方法采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pH敏感型离子交换树脂;并采用红外光谱仪、激光衍射粒径分析仪对所制得的pH敏感型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表征;进一步在pH敏感型离子交换树脂上载药-盐酸维拉帕米,在模拟胃肠液的环境中进行pH敏感型离子交换树脂溶胀和盐酸维拉帕米药物树脂复合物体外释放实验。结果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范围在200~210μm的pH敏感型离子交换树脂。在pH6.8溶液中,盐酸维拉帕米在15 min内快速释放,在30 min内完全释放。而在pH1.2溶液中,几乎没有药物释放。随着缓冲溶液的pH从1.2增加到7.4,微球的吸水量也显著增加。结论 pH敏感型离子交换树脂可应用于脉冲制剂的制备。

    2013年05期 v.23 272-274+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 HPLC-ELSD法测定益气维血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方燕秋;

    目的建立益气维血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36∶6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80℃,雾化气流速为3 L/min。结果黄芪甲苷在0.52~1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27%,RSD=1.0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益气维血胶囊的质量控制。

    2013年05期 v.23 275-276+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感冒清口服液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霍务贞;卫世杰;

    目的建立感冒清口服液中的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感冒清口服液中的多糖的含量。结果样品经苯酚-硫酸显色后于485 nm处测定吸收度,在此波长处溶液的吸收度与葡萄糖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0.001 3~0.015 3 mg/mL(r=0.999 3),加样回收率98.4%,RSD为1.33%;每支感冒清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0.820~0.847 mg。结论苯酚-硫酸显色法重现性好,能较准确的测定感冒清口服液中的多糖。

    2013年05期 v.23 27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人尿来源生化药品的病原性微生物控制情况分析

    许文勤;

    人尿来源的生化药品由于来源于人体本身,少见临床使用的免疫原性发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此类药物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其来源、原料成分及制备工艺的复杂性,其安全性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只有对潜在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控制,才能使此类药物的临床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2013年05期 v.23 2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医院药学

  •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蒋群;黄双英;刘慧;梁毅玲;

    目的探讨本院外科规范化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01~1011-12在本院外科进行择期手术的出院患者305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305例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临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种类主要是头孢菌素类、硝咪唑类以及氨基糖苷类药物;术前≤2 h使用药物的患者占77.40%,>2 h的患者占18.69%,没有使用药物的患者占3.90%。结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执行,应加强医务工作者和管理者对临床用药知识的学习,共同促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2013年05期 v.23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临床药师干预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控制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沈春莲;陆少峰;李骏;曾伟东;罗莉芸;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由临床药师提供用药教育和指导,治疗时间为2周。2周后对2组患者的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良事件(ADE)发生率、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PG、2 hPG、HbA1c显著下降(P<0.01),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86%vs 75%,P<0.05);观察组患者对药学指导过程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ADE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药师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使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满意度、ADE发生和血糖控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2013年05期 v.23 285-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门诊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习惯调查与分析

    容颖慈;李世良;何小敏;喻丽元;

    目的通过调查门诊患者口服镇静催眠药使用习惯和用药常识,进一步探讨如何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保证患者用药准确合理、安全、有效。方法问卷调查结合处方分析法对门诊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常识,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曾经使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共1 000例,大多数患者具有良好的用药常识,33%的患者愿意选择价格较高或者进口的药品,29%的患者会留意药品的商品名和通用名;51%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基本遵医嘱服药,29%患者因为害怕不良反应较多而停药,12%患者听从亲朋好友介绍改用其他安眠药,5.6%患者因为服药后感到头晕等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3.4%患者会忘记服药。结论门诊患者的存在镇静催眠药用药常识不足,仍然需要药师指导进一步提高用药知识,并通过合理的用药教育提高服药依从性。

    2013年05期 v.23 288-290+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4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黎波;黄小茜;

    目的分析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医院ADR监测小组2010-01~2011-12收集的46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464例ADR报告中,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2.45%(429例);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8.49%(225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3.23%(247例)。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减少静脉途径给药,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和联合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2013年05期 v.23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某院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郑克衍;黄满春;吴应全;

    目的了解本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0-01~2012-06临床科室上报的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抗菌药物种类、名称、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以静脉给药为主,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占33.6%)、青霉素类(占29.6%)及喹诺酮类药物(占17.6%)居于前三位,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胃肠道损害,全身性损害等。结论必须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2013年05期 v.23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某院门诊中成药不合理处方调查与分析

    黄咏红;杨燕荘;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中成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2-03~08门诊中成药处方6 266张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6 266张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56张占4.09%,包括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无适应证用药、用药禁忌、配伍不合理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结论医院应重视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临床医师和药师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学习。

    2013年05期 v.23 297-298+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某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闫佳佳;薛柳英;李佳;何秋毅;梁嘉俊;任斌;

    目的了解和评价某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2012-01~06麻醉药品使用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各药物用量、金额和DDDs,并进行分析。结果芬太尼类用药频度最大,其次是吗啡类,主要用于手术镇静与镇痛;再次是哌替啶,多应用于急性疼痛;最后分别是可待因与羟考酮,分别主要用于镇咳与镇痛。结论该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改进。

    2013年05期 v.23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某院4580例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

    李佳;闫佳佳;何秋毅;许晨舒;梁嘉俊;任斌;

    目的分析总结本院近3年来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01~2012-12本院4种常用的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共4 580例次进行分析。结果 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所占比例为54.72%,低于治疗窗的为38.97%,高于治疗窗的为6.31%;苯巴比妥、苯妥英、丙戊酸、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比例分别为40.54%、16.62%、54.25%、77.2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丙戊酸使用率最高,为70.83%,其血药浓度存在性别差异(P<0.05)。苯妥英、丙戊酸、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存在年龄差异(P<0.05)。结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血药浓度不在治疗窗内的原因很多,应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分析监测结果,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抗癫痫药的合理应用。

    2013年05期 v.23 30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95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分布特征及临床分析

    黄丽娜;蔡旭镇;黄满春;郑克衍;

    目的了解本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95例MDRAB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调查患者的临床基础状况,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记录MDRAB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MDRAB感染分布特征。结果长时间住院、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和使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是引起MDRAB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MDRAB是引起医院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对现有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加强病区的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013年05期 v.23 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2009~2012年某院抗抑郁药物应用分析

    李怡;黄晓虹;曾英彤;

    目的了解本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09~2012年本院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金额和使用频度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抗抑郁药物合共6类14个品种,近4年来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DDDs连续4年稳居前3位的分别是舍曲林,帕罗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结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为临床首选药物,其使用频度和销售金额均居前位,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应用正逐年减少。

    2013年05期 v.23 310-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某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何录香;贺巍;吴秀芹;

    目的对某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减少门诊退药,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2011-09~2012-01某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原因。结果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儿科、急诊科退药居多。结论对于不必要的退药,可针对退药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避免,对于合理的退药应规范流程,明确标准以保证患者利益和用药安全。

    2013年05期 v.23 314-316+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常见的输液配伍禁忌及对策

    莫姿丽;

    输液患者病种多,年龄差异大,用药品种繁多,剂量悬殊较大,输液过程中要尽量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对患者临床用药实施监控,层层把关,以减少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达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

    2013年05期 v.23 317-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静脉输液配置中的常见不合理医嘱分析

    罗红英;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配置工作中常见不合理医嘱问题。方法 2010-08~2011-02输液单共85 144张,统计不合理医嘱,审方药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每月与医师进行一次交流与沟通。结果 85 144张输液单中,有550份不合理医嘱,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当、浓度不当、给药间隔不当、溶媒不当、剂量不当和给药途径不当等方面问题。通过与医生交流和沟通后,不合理医嘱明显减少。结论本院静脉输液存在不合理医嘱情况,药师与医师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减少不合理医嘱的发生。

    2013年05期 v.23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几种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

    王少红;梁莹;范翠琼;徐顺英;

    如何使中药汤剂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达到治病抗病的目的,正确而科学的煎煮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鉴于《中国药典》对某些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未做详细的说明,只写明先煎或后下,笔者对历年来中药煎煮方法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

    2013年05期 v.23 323-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糖皮质激素用药教育模式的建立与临床实践

    谭丽蓉;劳海燕;万波;何丽庭;

    目的探索建立糖皮质激素个体化用药教育的工作模式,以指导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方法对肾内科37例初次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教育,对照32例无药师教育的患者,比较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97.3%vs 53.1%),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4%vs 18.8%)。结论建立的糖皮质激素个体化用药教育工作模式切实可行。

    2013年05期 v.23 325-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论药品不良反应的高发率

    <正>古人云"是药三分毒"。是药就有几分的偏性,偏性指的是用药不对证给病人带来伤害。在今天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呢?药品既能治病也能产生有害反应。药品的不良反应就是指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为病人祛除疾病,减轻疾病给

    2013年05期 v.23 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继续教育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