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药学部巡礼

  • 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药剂科简介

    <正>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创建于1968年2月,现为集医疗救护、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护老、社区服务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药剂科直接在医院领导下工作,是集药品采购、供应、管理、调剂配发、药品质量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药剂科设有门诊西药房、门诊中药房、平价西药房、平价中药房、住院药房、护老院药房、中西

    2012年12期 v.22 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总编寄语

  • 浮沉岁月我们期待奇幻漂流

    陶剑虹;

    <正>我们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其他医院同行们,而是疾病、卫生经费、医疗覆盖比率,以及一些社会问题,发贫穷、暴力、以及对社区健康造成威胁的药物滥用。很多创作者都对海洋有偏爱,宽广、变幻、力量、孤独,海洋已经无数次成为现实世界的隐喻。改革深水区的潜台词就是我们又要开始艰难跋涉,既有海市蜃楼的惊艳,也有狂

    2012年12期 v.22 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药学资讯

  • 名刊浏览

    <正>甾体类药物难治严重溃疡性结肠炎环孢素和英夫利息单抗补救治疗疗效相当环孢素和英夫利息单抗都具有补救治疗的作用,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急性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借此免行结肠切除术。一项平行开放标签的随机试验比较了这两种药物治疗以上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人组的患者年满18 a,患有急性严重溃疡性结肠炎,Lichtiger得分超过10分,

    2012年12期 v.22 702-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 大视野

    <正>NEW DRUGS新药研发葛兰素史兰克公司四株流感疫苗在美国获得批准葛兰素史克公司宣称美FDA批准了其四株流感疫苗的申请。这种流感疫苗叫做Fluarix Quadrivalent,是首个肌肉类疫苗,能够治疗4个流感病株的流感。现在市场上的三株流感疫苗提前一年注射,主要预防A型和B型流感。自2000年以来,两周B型流感病株几乎每个季节都会出现,但是一直没有相关的疫苗出现。Fluarix Quadrivalent疫苗目前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并没有获得批准。

    2012年12期 v.22 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医院药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题)

  • “限抗令”下抗菌药物的临床定位

    卓超;

    <正>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问题。抗生素选择性压力是导致和加速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不适当的选用抗菌药物、药物剂量/疗程不足及抗菌药物质量低劣等[1]。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控制细菌耐药,2011年我国制定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

    2012年12期 v.22 705-708+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侵袭性曲霉菌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邱桂霞;卓超;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条件性致病菌曲霉菌所致的侵袭性曲霉病(IA)发病率不断上升,病死率亦居高不下。早期明确诊断及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分子生物学方法,作为无创性的检测方法,是一种快速,敏感性高的诊断手段,近年来成为IA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在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2年12期 v.22 709-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鲍曼不动杆菌携带消毒剂耐受相关基因的研究

    林健濂;伍晓锋;邓思健;潘海燕;钟海波;曾瑜;邹石海;赖艳榕;范秀;汪得喜;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所携带的Ⅰ型整合子与耐消毒剂基因。方法琼脂扩散法检测菌株对7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Int-1、qacA/B、qacEΔ1-sul1、qacG、smr、Isabal和tnp513共7种与消毒剂耐受相关基因。结果 24株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四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敏感率分别为12.5%、4.2%、4.2%、0、12.5%、8.3%和8.3%;PCR结果显示,在24株菌中,qacEΔ1-sul1、Isabal和Int-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9.2%、83.3%和33.3%。qacA/B、qacG、tnp513和smr4种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本组鲍曼不动杆菌对广谱抗生素耐药严重,并携带了Ⅰ型整合子和消毒剂耐药基因。应规范此类抗生素的使用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防止多重耐药菌株在院内传播。

    2012年12期 v.22 712-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管婧;卓超;李红玉;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参照2009年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对广东某综合三甲医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88株MRSA,用K-B法对10种抗菌素进行的敏感性检测;微量稀释法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的敏感性进行检测,统计MIC均值。结果 188株MRSA利奈唑烷、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对敏感率均为100.0%,对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的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919μg/ml和1.322μg/ml。对氯霉素、利福平的敏感率为71.8%及70.7%,其他被检测的抗菌素的敏感率均低于50.0%。结论 MRSA对利奈唑烷、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性高,而对临床常用的其它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

    2012年12期 v.22 716-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的研究

    麦颖;李薇;卓超;

    目的观察人外周血有核细胞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ivirus,HCMV)PP65Ag阳性表达与HCMV感染患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广州某三甲医院137例患者(其中器官移植组14例,白血病组12例,ICU组24例,血液透析组13例,其它疾病组74例)的外周血有核细胞HCMV PP65Ag阳性表达百分率进行分析,并以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观察26例HCMV现症感染患者HCMV PP65Ag的变化情况。结果器官移植组、白血病组、ICU组、血液透析组、其他疾病组HCMV-PP65抗原检测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6)。动态观察组监测结果显示,持续HCMV PP65Ag检测阳性患者,粒细胞群表达阳性时,临床有明显发热症状。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有核细胞表面HCMV-PP65抗原和对HCMV感染者的细胞群进行分析,有利于临床了解疾病情况和制订治疗方案。

    2012年12期 v.22 720-723+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卓霞;阚燕;闽鹏;

    目的比较国家"限抗令"政策下,本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0-07~2012-07收治的的2 28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并按照医院进行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时点将病例分为2组:2010.7~2011.7为治理前组(A组),2011-08~2012-07为治理后组(B组)。比较2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共收集合格病例2 188份,其中A组1 135份,B组1 053份。在A和B组中有人工植入物的手术比例分别为46.3%和61.4%。A组和B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9.8%和65.0%,其中无植入物手术的使用率分别为81.0%和15.5%。用药品种以头孢硫眯、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为主,该4种药物占所有抗菌药物种类比例在A和B组分别为61.9%和92.0%;术前0.5~2 h内预防用药比例在A和B组分别75%和80%,A和B组平均用药时间分别为(6.8±2.6)d和(2.6±1.3)d;A和B组联合用药率分别为11.2%和1.3%。统计学分析,A和B组相比,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比例5方面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院在抗菌药物整治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的预防性用药有一定改善,但因近1年来有人工植入物的手术比例大,抗菌药的使用率和疗程与国家标准存在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

    2012年12期 v.22 724-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MTP干预对妇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

    罗玉鸿;袁晓斌;孙银香;

    目的加强本院妇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管理,探索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有效方法。方法分别抽查2011-01和2012-01各600张妇科门诊处方作为干预前后数据,采用MTP干预模式,对比干预前后妇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本院妇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水平比干预前明显提高。与干预前相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7.33%降至21.00%(P<0.05),其中二联用药的百分率由9.33%降至1.00%(P<0.05);不合格处方百分率由18.67%降至6.00%(P<0.05);抗菌注射剂的使用率由9.83%降至2.83%(P<0.05)。结论 MTP干预能有效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2012年12期 v.22 728-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某院2010~2011年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王黎青;杜洁仪;邓勋;童菲;喻珊珊;王勇;张忠义;

    目的分析本院2011年实施抗生素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细菌耐药率的变迁情况,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调取本院2010年及2011年的抗菌药物使用量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统计分析2011年抗菌药物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变化;并对同期临床分离的细菌分布、药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2011年抗菌药物总用量比2010年减少,主要是头孢菌素类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用量明显下降。两年来细菌感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首位,但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呈现略微上升趋势;除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率提高外,其它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耐药率有所降低或无明显改变。结论经过2011年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整治后,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总用量明显减少,并逐渐趋于合理化;2010年与2011年于本院就诊的患者所感染细菌在病原学分布上没有显著改变,但耐药率有明显的改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利于降低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012年12期 v.22 73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专项整治对规范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的影响

    孙银香;蔡越秀;陆奇凯;钟劲松;周轶;袁晓斌;张彦东;王化明;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专项整治前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了解整治成效,为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专项整治前(4~6月)、整治期间(7~9月)及整治后(10~12月)3组,对2011年4~12月普外科甲状腺摘除术、乳腺摘除术、疝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机、选药品种、术后使用天数等指标进行调研及统计分析。结果专项整治后,甲状腺术、乳腺术、疝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52%、21.43%、62.5%,3种手术平均使用率为33.33%,接近卫生部整治目标值30%;预防选用抗菌药品种符合指南率为100%;其他指标也有大幅好转。结论本次专项整治行动能明显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2012年12期 v.22 738-740+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某院中心药房2009~2011年呼吸系统口服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刘敏豪;张爱群;邬倩倩;

    目的调查本院中心药房呼吸系统口服药物使用规律。方法对本院中心药房2009~2011年呼吸系统口服药物使用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呼吸系统口服药物整体数据及其平喘药、祛痰药、复方化学药制剂3种分类每月总DDDs的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月份增长环比基本一致。结论本院中心药房口服呼吸系统药物用药频度于2009~2011年存在规律,可应用于该类药物库存管理。

    2012年12期 v.22 741-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论著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通窍鼻炎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申放;钱鑫;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通窍鼻炎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Phenomenex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3∶67);流速:1 ml/min;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雾化温度:60℃;蒸发温度90℃;载气压力:23 psi。结果黄芪甲苷在进样量0.524~5.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6,回收率(n=6)为98.5%,RSD为1.92%。结论本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通窍鼻炎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2012年12期 v.22 745-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癫痫患者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杜延琪;欧阳宇;庄锦英;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结合临床用药疗效,为卡马西平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280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结果在280例患者中,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低于4μg/ml占30.71%,4~12μg/ml的占62.50%,血药浓度大于12μg/ml占6.79%,有效率分别为33.72%、61.71%、84.21%。结论密切监测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并结合临床疗效,可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2012年12期 v.22 748-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尿囊素乳膏的质量控制

    刘丹;李志平;吴磊明;何皎;

    目的建立尿囊素乳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主药尿囊素的含量,建立pH值、微生物学、鉴别反应等质控方法。结果尿囊素在0.025~0.2 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n=9,RSD=1.33%),pH值为6.0~7.0,微生物学检查符合规定,乳膏稳定无变化,无刺激性。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尿囊素乳膏的质量控制。

    2012年12期 v.22 750-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综述

  • 国内芦荟药品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

    万金志;徐新军;钟佳胜;吴小芳;丁雯静;

    芦荟在我国形成二次开发热潮,作者基于二十年来对芦荟的研究开发工作的积累综述了国内芦荟在抗菌、抗肿瘤、治疗糖尿病、降低胆固醇、抗氧化、健胃和缓泻、增强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抗胃溃疡、抗辐射、保肝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对国内芦荟药用研究的方法、特点与方向进行了评述。旨在为我国的芦荟药用研究与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我国芦荟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2年12期 v.22 75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线粒体融合与分裂: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的潜在靶点

    杨轶;杨敏;

    线粒体是一种高度动态变化的细胞器,在细胞中不断融合与分裂,形成紧密连接的线粒体网络。这种融合与分裂的变化主要通过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控制,并且越来越多的调控机制在逐渐被阐明。在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的精确控制下,线粒体可在不断变化的生理环境中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这不仅对于线粒体的遗传以及维持其功能至关重要,还影响着细胞的生存状态。该变化过程与诸多生物学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如能量代谢、胚胎发育、自噬和凋亡等。近些年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心衰等过程。本文对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的生物学过程进行阐述的同时,主要综述该过程与缺血性心脏疾病的研究进展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2012年12期 v.22 757-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继续教育园地

  • 《今日药学》杂志2012年第12期继续教育试题及答题卡

    <正>为了给广大药学工作者提供更多不断学习提高的机会,经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教育委员会批准,《今日药学》杂志将于2012年继续开设继续教育专版,每一期均有试题,其内容为该期刊登的有关药学领域相关知识。杂志每期设10道题,做对8道以上即为当期合格,授予II类学分0.5分,10期答题卡全部合格者授予II类学分5分。读者答卷后将答题卡寄至《今日药学》杂志编辑部,请详细注明姓名、

    2012年12期 v.22 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