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寄语

  • 调转思维的方向盘

    陶剑虹;

    商业时代的一切负面弊端,只有通过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才能疗治。这一点是走过来了的国家向我们证实了的。好比一个在冰天雪地中决定何去何从的人,思考必须变得极为简单——哪里升起着炊烟哪里就是继续前行的方向。这是央视一套热播剧《知青》的编剧梁晓声对商业社会真相的思考。其实医改亦然,医改的一切不完善都必须通过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治愈,这需要时间、包容和建设性。

    2012年06期 v.22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药学资讯

  • 名刊浏览

    <正>氨甲环酸对于手术出血影响的系统性回顾与荟萃分析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评价了氨甲环酸对于手术患者输血、血栓事件以及死亡率的影响。数据来源于建库之初到2011-09 Cohrane临床试验注册中心、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以及相关论文中的参考文献。研究选择了比较手术患者中比较氨甲环酸和非氨甲环酸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指标为接受输血患者的人数、出现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人数(心肌梗死、脑卒中、深

    2012年06期 v.22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 大视野

    <正>HIV天然杀手的作用机理被破解用于研发相关药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导致艾滋病的致命病毒,但也有极少数感染者天生具有抵抗这种病毒的能力。此前研究发现,在300个感染HIV的人中,约有1人能不用药物而通过一种叫做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细胞株自然地控制住这种病毒。

    2012年06期 v.22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论著

  • 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快速评价药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倪庆纯;韩重;杨威;肖百全;郭秋平;欧慧瑜;

    目的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带有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变化,以快速评价药物的抗肿瘤效果。方法裸鼠皮下接种HepG2-Luc+肿瘤细胞,设为模型对照组,吉非替尼组(100 mg/kg)、环磷酰胺组(30 mg/kg)、Copen酸组(100 mg/kg)。观察HepG2-Luc+肿瘤细胞在不同组别中的生长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的荧光值相比吉非替尼组和环磷酰胺组均有明显的减少,与Copen酸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快速、有效的筛选和评价方法。

    2012年06期 v.22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腺苷蛋氨酸对L02细胞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司徒冰;崔其亮;梁淑文;梅峥嵘;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e)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syltrans-ferase,UGT)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加入药物分别处理0~72 h后应用RT-PCR法观察SAMe对UGT mRNA的作用。结果 0.5 mmol/L的SAMe在24~72 h可上调UGTmRNA的表达,0.1~1 mmol/L的SAMe都能上调UGTmRNA的表达,但0.5mmol/L的作用最强,强于苯巴比妥。结论 SAMe可以上调UGT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胆红素代谢。

    2012年06期 v.22 324-325+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连翘酯苷B与毛蕊花糖苷稳定性研究

    彭素萍;巩珺;苗瑞娟;麦锦富;袁明杨;廖琼峰;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B与毛蕊花糖苷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pH及加入不同量抗坏血酸条件下,测定连翘酯苷B与毛蕊花糖苷的稳定性。结果连翘酯苷B与毛蕊花糖苷在酸性条件下2 h内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2 h后有明显降解,加入抗坏血酸可明显抑制其降解。结论连翘酯苷B与毛蕊花糖苷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差,加入抗坏血酸可提高其稳定性。

    2012年06期 v.22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HPLC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

    韦炳华;牟静;郭洁文;任斌;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清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睛-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 ml/min,柱温25℃。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均在0.2~5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1.58%、103.98%和101.91%,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速可靠,适用于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的血清浓度测定。

    2012年06期 v.22 32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地蒽酚水溶蜡棒的研制及含量测定

    张清;李伟;李柳;王海钠;闫军;

    目的地蒽酚水溶蜡棒的研制及测定其地蒽酚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筛选水溶蜡棒的最佳配比以及制备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其稳定性及温湿度的影响等,并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在45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含量。结果研制的地蒽酚水溶蜡棒性质稳定,地蒽酚浓度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80~24.00μg/ml(r2=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结论地蒽酚水溶蜡棒的制备工艺简单,所得水溶蜡棒稳定性好,同时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2012年06期 v.22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HPLC在奥利司他纯化制备工艺开发中的应用

    许勇煌;彭韪;唐彬喜;王德刚;刘德富;蒋永康;

    目的探讨HPLC在奥利司他纯化制备工艺开发中的应用,并建立奥利司他DAC纯化方法。方法在配备大容量定量环的HPLC上,以反相C8、C18硅胶柱为固定相,奥利司他对照溶液进样后,以甲醇、乙醇、丙酮、乙腈为溶剂与水在线混合配制流动相,依次进行梯度、等度洗脱以分别确定解析浓度及出峰时间。将供试溶液按1%硅胶质量为载样率进样,等度洗脱,分段收集各组分并检测,合并纯度≥99%的洗脱液,计算收率,以收率最高的试验组所选用的色谱条件作为最终的奥利司他纯化制备工艺。结果对比各组供试品纯化制备结果,其中以C18柱为固定相、89%乙腈溶液为流动相的试验组奥利司他收率最高。结论在配备大容量定量环的分析型HPLC上,用装载了制备级填料的色谱柱进行奥利司他的DAC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工艺开发,更加经济易行。结合运行成本、环保及职业安全因素,可最终开发出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成熟制备工艺。

    2012年06期 v.22 335-338+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电位滴定法测定肿节风注射液中总有机酸含量

    彭拓华;张少俊;钟世顺;杨彤;曾洪辉;

    目的建立肿节风注射液中总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6个批次的肿节风注射液总有机酸含量(以反丁烯二酸计)每支在3.06~3.16 mg之间,RSD=1.20%(n=6),反丁烯二酸加样回收率为96.28%~101.5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肿节风注射液中总有机酸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2012年06期 v.22 339-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续断抗骨质疏松活性部位的筛选

    杨延平;杨勇;

    目的探讨续断抗骨质疏松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成骨细胞促增殖实验,对续断不同萃取部位进行抗骨质疏松药效学筛选,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各萃取部位总皂苷的含量,综合药效学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对活性部位进行了探索。结果续断正丁醇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能非常显著地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效果明显优于石油醚萃取物与水层;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率高于相同浓度的正丁醇萃取物;续断正丁醇萃取物和水层萃取物总皂苷含量分别为75.01%±1.6%,22.84%±0.2%,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未检测到皂苷。结论续断抗骨质疏松活性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除续断皂苷外,续断中可能还存在其它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

    2012年06期 v.22 342-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丹红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刘梅;麦意梅;赵梁艳;吴海兰;阮洁敏;

    目的考察丹红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中的方法,模拟临床常用药物浓度,配制样品溶液,分别检测配伍液放置0、1、2、4、6 h后的外观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变化。结果丹红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6 h内,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配伍液在6 h内稳定。

    2012年06期 v.22 345-346+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UPLC法快速测定山豆根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含量

    李南;邓红;张蜀;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同时测定山豆根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 uplcHSS T3柱(50 mm×2.1 mm,1.8μm),流速0.5 ml/min,进样量5μl;以水-0.1%的三乙胺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结果氧化苦参碱在20.16~201.6μg/ml、苦参碱在20.88~208.8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为0.999 9;2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99.5%,RSD分别为1.27%、1.40%(n=9)。结论 UPLC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山豆根药材的质量控制。特别适合于成分较复杂的中药材的快速分析。

    2012年06期 v.22 347-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中丹参素含量

    杨辉;刘佩坚;苏健芬;李寅;鲁琳;陈汉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中丹参素含量。方法色谱柱:Inert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素检测浓度在8.5~42.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6%,RSD为1.02%。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的质量控制。

    2012年06期 v.22 350-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正交试验法优选颈眩宁胶囊的提取工艺

    王文娜;胡小祥;李宁;冯正腾;李国成;阎松;张鹤鸣;

    目的考察颈眩宁胶囊中天麻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以天麻素的含量和浸膏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醇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65%乙醇,浸泡3 h,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所得工艺使天麻素的提取率高,稳定性好,方法简单可行,成本低,可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2012年06期 v.22 35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酚酞及其试纸变色性能的观测

    张嘉莹;齐宗韶;

    目的观测酚酞及其试纸在碱性区域的pH分辨能力。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色差计法。结果碱性溶液中酚酞在553 nm处的吸光度随pH值增加而加大,pH14时快速褪色。酚酞试纸在pH8~14区间相邻pH值之间的色差较大。结论可按相邻pH值之间吸光度之差或色差的大小判断酚酞和酚酞试纸的pH分辨能力。可用酚酞试纸和配套使用的比色版检测碱性溶液的pH值。

    2012年06期 v.22 357-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医院药学

  • 某院28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余靖华;潘志强;邓冲;

    目的对本院呈报给国家ADR中心的28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9-12~2010-12南海人民医院呈报给国家ADR中心的28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DR的发生率女性比男性高;老年人较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类型中抗生素所占比例最大(48.21%);用药途径中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71.79%);ADR发生部位中皮肤系统最多(58.93%),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13.21%)。结论应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控。

    2012年06期 v.22 359-360+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谢妙金;郑雪琼;朱彩虹;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2009~2011年成功上报省中心的236例ADR报告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ADR前10位的药品、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涉及药品104种,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第2位;静脉滴注药物引发的ADR占94.49%;ADR发生率最高的是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52.97%。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减少或避免ADR重复的发生。

    2012年06期 v.22 36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李冬华;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02~2011-02期间,本院诊治的6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30例对照组中,13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30例治疗组中,1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与对照组相比(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0.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的心功能和心电图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心功能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治疗3个月期间,对照组中4例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治疗组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改善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2年06期 v.22 365-36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运用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思路

    辛瑾琛;

    <正>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ns cough,PIC)是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以后继发的咳嗽,感染得到控制后而咳嗽症状不缓解。目前西医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病机目前认为主要是以下3点:外邪未尽,留客于肺;正气不足,驱邪无力;内外合邪,同干于肺。

    2012年06期 v.22 367-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利多卡因和氟比洛芬酯联用治疗异丙酚注射痛的疗效观察

    张彦东;乔瑞东;芮海涛;

    目的评估利多卡因和氟比洛芬酯联用治疗异丙酚注射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0例年龄22~69 a的患者(男55例,女45例)随机分成4组:安慰剂组(生理盐水);利多卡因40 mg组;氟比洛芬酯50 mg组;利多卡因-氟比洛芬酯联用组(n=25),静脉阻塞2min,然后手背静脉注射0.5 mg/kg的异丙酚。结果异丙酚注射痛在安慰剂组、利多卡因组、氟比洛芬酯组、联用组分别为88%、32%、40%和8%。结论利多卡因40 mg和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联合治疗有效地降低了异丙酚注射痛。

    2012年06期 v.22 369-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黎泳琴;欧焕娇;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以及为规范本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医院2011年6月第2周患者出院病历301份,从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联合使用、用药频度及分级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用Excel分类汇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19%,联合用药占26.32%,抗菌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20.69%;头孢菌素类药物金额居第一;在DDDs排序中注射类药物的DDDs高于口服类。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的学习,同时加大管理、干预力度和严格控制用药指证。

    2012年06期 v.22 3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多虑平治疗ⅢA型难治性前列腺炎40例疗效观察

    方武;黄振华;

    目的观察多虑平治疗ⅢA型难治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通常方法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以多虑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和NIH-CPSI评分。结果治疗前后NIH-CPSI总分分别为(25.61±7.14)和(9.75±4.0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为77.5%。结论多虑平治疗ⅢA型难治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2012年06期 v.22 375-376+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药学教育

  • 药学综合性、自主设计性实验的理论与实践

    廖尚高;李勇军;刘香;刘兴赋;常凤岗;

    创新能力培养是国家为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对大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性、自主设计性实验,是我校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合作意识的有效举措,是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本文就药学综合性、自主设计性实验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理论、实践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做了探讨。

    2012年06期 v.22 37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药事管理

  • 媒体广告系统在药品广告监测中应用的探讨

    颜红;杨永明;蔡远广;许维伊;符光量;王木荣;廖培英;

    目的为药品广告的技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从介绍现行的媒体广告监测系统功能和应用情况出发,分析利用媒体广告监测系统在药品广告监测存在的不足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改善该系统及其应用。结果与结论通过现有的媒体广告监测系统搭建省级的监测网络平台,并建立起药品广告监测与审批的联动系统,以全方位提高药品广告的技术监管效能。

    2012年06期 v.22 380-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药学进展

  • 试论中医药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作用

    龙顺钦;

    癌痛的规范化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WHO确立的三阶梯镇痛方案在指导医生规范化治疗癌痛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中医药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对三阶梯止痛原则起到了替代和补充的作用。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中的体会,对中医药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作用加以初步总结,为探索中西医结合的癌痛规范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2012年06期 v.22 382-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继续教育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