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杰;许静;袁芳;夏延哲;曹媛;陈孝;
目的研究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介导克霉唑抗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克霉唑低剂量组和克霉唑高剂量组。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表达等为观察指标,用终浓度分别为25 mg/kg和50 mg/kg的克霉唑预处理大鼠5 d,5 h后观察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果 PXR特异性强诱导剂克霉唑,与假手术组比,能明显诱导CYP3A1基因表达,表现为ALT、AST和LDH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SOD和GSH-Px活性分别升高,MDA显著降低,对抗氧自由基ROS损伤,上调HSP70表达(P<0.05),表现出强大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结论克霉唑预具有较好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在PXR介导下,拮抗ROS损伤及内源性保护蛋白HSP70表达上调有关。
2011年11期 v.21 661-663+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王颖;吴昭怡;覃小玲;陈孝;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在大鼠肺脏、肝脏细胞器的分布,以探讨丹参酮ⅡA在大鼠肺脏高浓度储留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经颈静脉给予6 mg/kg丹参酮ⅡA,给药后分批处死,取其肝、肺组织,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浓度。结果给药后,丹参酮ⅡA在肺脏的浓度远高于在肝脏的浓度。丹参酮ⅡA在肝脏细胞器中主要以结合型的形式存在,在肺脏中则是原型稍多。丹参酮ⅡA在大鼠肝脏的微粒体和溶酶体部分分布较多,但是无明显的蓄积部位;而在肺脏丹参酮ⅡA主要分布于细胞器的轻线粒体部分。结论丹参酮ⅡA主要蓄积于肺脏细胞器的轻线粒体部分,而在肝脏细胞器无明显蓄积部位。这是TSⅡA在大鼠肺脏细胞器蓄积的可能机制。
2011年11期 v.21 664-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闫文丽;黄兆胜;曾晓会;赵自明;黄雪君;房财富;
目的测定姜黄素透过Caco-2单细胞层的浓度,研究其吸收特征。方法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来考察时间、浓度、不同药物酮康唑、维拉帕米、胡椒碱对姜黄素吸收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测定姜黄素浓度并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在90 min之前Papp大小顺序为:180>240>300μg/ml;与对照组比较,胡椒碱,低浓度酮康唑,维拉帕米对姜黄素的吸收均呈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姜黄素的吸收具有明显的高浓度饱和现象,且不呈线性变化,初步判定其吸收为主动吸收机制;促进姜黄素吸收的原因可能与酮康唑抑制Ⅰ相代谢酶CYP450 3A4和1A2酶的活性;胡椒碱抑制姜黄素Ⅱ相代谢酶—葡萄糖醛酸苷酶;维拉帕米抑制药物外排性转运蛋白—P-糖蛋白的活性有关。
2011年11期 v.21 668-67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钟世顺;郭洁文;陈剑梅;徐峰;
目的研究荔枝核鞣质提取工艺,分析提取物中鞣质的类型。方法采用颜色-沉淀反应对荔枝核鞣质进行鉴别;以提取物中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水浸泡,70%甲醇、乙醇、丙酮浸泡,70%丙酮加热回流及超声等提取方法提取得浸膏,用干酪素法测鞣质含量。结果不同溶剂提取工艺中,鞣质提取率高低顺序为丙酮加热回流>丙酮超声>丙酮浸泡>甲醇浸泡>乙醇浸泡>水浸泡。结论荔枝核鞣质为缩合鞣质,70%丙酮加热回流提取物中鞣质含量最高,该方法可为提取荔枝核中鞣质的提取方法。
2011年11期 v.21 672-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何承队;许则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血栓通片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100~0.904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84%,RSD%为0.70%(n=6)。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血栓通片的质量控制。
2011年11期 v.21 675-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黄劲梅;陈珊;
目的建立保济口服液中葛根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KMA-Diamonsil 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250 nm,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20μl,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葛根素在进样量为0.099 84~1.16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与精密度结果符合要求;平均回收率为99.35%(n=6,RSD=0.84%)。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保济口服液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2011年11期 v.21 678-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陈忠;任林英;郑申西;唐信东;
目的检查环孢素原料药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弹性石英毛细管柱SE-54(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为固定液,30 m×0.53 mm×2.5μm),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250℃;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5℃,维持1 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45℃,再以5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2 min;载气:氮气,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8∶1;流速2.3 ml/min。以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外标法测定。结果被测物均能得到很好的分离,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结论该法可用于环孢素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检测。
2011年11期 v.21 68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苏石旺;
目的分析不同包装对乳膏制剂在长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稳定性实验方法测定同一批号不同包装(药盒、铝质软管)和不同批号相同包装的尿素乳膏制剂的装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结果尿素乳膏制剂使用药盒包装与铝质软管包装样品,2种包装装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包装有效成分含量虽在规定范围,但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的包装方法对乳膏制剂的长期稳定性影响比较大,铝质软管包装有助于确保乳膏制剂质量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1年11期 v.21 684-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曲彩红;雷姿颖;
"伏立康唑"目前被认为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应用较多的抗真菌药物,但由于其具有潜在的较多的药物相互作用及药代动力学个体间差异较大,使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问题重重。1例54 a男性患者因乙肝肝硬化(活动期、失代偿期)并自发性腹膜炎入院治疗,常规性给予"埃索美拉唑、拉米夫定、呋塞米、前列地尔、多烯磷脂酰胆碱、美罗培南、白蛋白"等抑酸、抗病毒、利尿、改善肝功能、护肝、抗感染、补充白蛋白等治疗。住院第3日可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首先给予"氟康唑"经验性抗真菌治疗,3 d后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及患者经济状况改为"伏立康唑(针剂4 d,口服12 d)"治疗。肝功能有好转迹象,但住院第21日患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乏力,轻度胸闷、气促,呕吐症状,怀疑与使用"伏立康唑"或"拉米夫定"有关,次日停用。住院第23日相关检查结果示横纹肌溶解症伴肝功能衰竭。经"小剂量补碱、丙种球蛋白封闭抗体及提高免疫力、甲强龙抗炎、血液透析等"对症治疗1周,患者肌酶进行性下降,但之后出现血钾、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升高,尿量进行性减少,最终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加重,自动出院。推测:原因为"埃索美拉唑"的肝药酶CYP2C19抑制作用引起"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加重"伏立康唑"的肝药酶抑制作用及药物性肝损害,并因"伏立康唑"的肝药酶CYP2C19抑制作用降低"埃索美拉唑"的代谢,从而造成二者在体内蓄积,最终导致肝肾衰竭、药物性横纹肌溶解症。
2011年11期 v.21 686-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黎颖然;刘锐锋;卢荣枝;
目的分析2008~2009年度中山地区3家综合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构成比以及耐药性特点。方法收集临床送检各类培养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用NCCLS推荐的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特殊耐药菌进行鉴定。结果各年度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008~2009年度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等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结论 2008~2009年临床标本送检情况与病原菌分布基本一致,应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加强实验室特殊耐药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缓耐药株的蔓延,减少二重感染机会。
2011年11期 v.21 689-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袁晓斌;刘志琴;程燕子;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营养支持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肠内肠外营养(EN+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方法对珠海市人民医院2010-09~2011-08重症监护科营养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并选取此期间该科患者119例,分别按EN组32例、EN+PN组55例、PN组3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考察其营养支持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sALB)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DDs排序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人血白蛋白(5 g)、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3组患者的Hb及sALB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N组降低最多。PN组与EN组、PN组与EN+PN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N组与EN+PN组间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用药时机基本与指南相符。结论本院重症监护科营养支持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EN或EN+PN的营养治疗效果优于PN,重症监护患者应积极采用EN。
2011年11期 v.21 693-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梁智明;杨延斌;任剑雄;梁碧怡;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细菌感染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至2010年本院住院期间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骨伤科住院病例100例作为阳性病例,选择与阳性病例住院时间、临床诊断、患者情况、主管医生或手术医生、手术名称等基础情况相同或接近的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100例作为阴性对照病例,对两组病例的观察指标分别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按OR值由大到小排列,每次抗菌药物剂量过小、每天给药次数过少、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正确依次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需重视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特别是每次给药剂量、每天给药次数、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要正确,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
2011年11期 v.21 697-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廖宇霞;刘晓园;
目的分析总结本院门诊药房药学咨询服务工作,提高本院药学咨询服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0年记录的216例药学咨询服务,分别从咨询方式、咨询内容、咨询药物类型及解答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6例药学咨询服务中,电话咨询居多,比例为70.37%;询问药品库存情况的比例较高(138次,62.16%);咨询抗感染药物最多(58例,26.85%);药学人员未查资料当场回答的占95.37%,查阅文献资料后回答为2.78%。结论应逐步完善本院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2011年11期 v.21 702-703+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金鹏;
目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方法结合工作需要,编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试剂、标准物质、精密仪器、滴定液等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了药品检验工作准确、规范、高效地完成。
2011年11期 v.21 704-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 杨瑾;莫国栋;
目的回顾性总结本院2010年度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度本院101例药物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报告的101例ADR中,男性患者居多,占59.41%。12~60 a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有69例,占68.32%。口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给药途径的发生率高,有73例,占72.28%。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位居首位,有74例,占73.27%。ADR的临床表现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有28例,占27.72%。经过相应的治疗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继续加强本院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011年11期 v.21 707-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