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药事管理

实验药理学

  • LC/MS/MS方法研究克林霉素对人髓核组织的渗透性

    谢社平;廖琼峰;谢智勇;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和髓核中克林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并试用于临床受试者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后克林霉素在髓核的分布情况。方法血清和髓核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乙腈-1%甲酸(70∶30,v/v)为流动相,林可霉素为内标,采用Hypersil BDS C18柱分离,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血清中克林霉素线性范围为500~20000 ng/ml,定量下限为500 ng/ml;髓核中克林霉素线性范围为20~400 ng/g,定量下限为20ng/g;9例临床受试者血清中克林霉素浓度为2674±1114 ng/ml,髓核中克林霉素浓度为51.2±39.5 ng/g。结论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后能部分渗透到药理作用靶点髓核。

    2007年06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临床药学

  • 两种中成药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影响的比较

    黄河;孟晓莉;黄乐珊;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通心络胶囊两种药物对高血脂症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男女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给药4周,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显著地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血脂3项(TC、TG、HDLC)复方丹参滴丸组无明显变化(P>0.05);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3项,通心络组能显著改善,并能显著调节血脂水平。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和通心络均能通过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血液黏稠相关的各项指标,缓解心绞痛的多种症状;通心络胶囊对血脂有较为显著的调节作用,提示通心络胶囊用于伴有高脂血症的心绞痛患者更为适合。

    2007年06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分析

    余皖琴;

    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的合理性分析。方法依据本院2005年4月~2006年4月老年病区患者用药情况,统计分析所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量及用药天数等,计算DDDs和DUI值。结果住院患者所用抗菌药物共计18种,使用频度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DDDs最高的是头孢克洛为286,DUI值最高的是阿莫西林为1.37。结论我院老年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2007年06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致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

    刘碧波;蔡国宁;

    2007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中药与天然药物

  • 仙鹤草降糖有效部位筛选研究

    万波;吴莹;曾英彤;

    目的筛选仙鹤草降糖作用的有效部位,并初步探讨其降糖机制。方法分别选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和由葡萄糖灌胃高血糖小鼠模型,观察比较仙鹤草的水、95%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降糖效果,灌胃剂量为2.0 g.kg-1.d-1,采用苯乙双胍为阳性对照,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仙鹤草乙醇提取部位连续给药7 d,可显著降低正常小鼠血糖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糖降低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仙鹤草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仙鹤草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葡萄糖灌胃高血糖小鼠模型血糖,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仙鹤草乙醇提取部位为有效降糖部位。

    2007年06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脑康胶囊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徐腾;李爱红;石燕飞;

    目的制定脑康胶囊的制备工艺,建立脑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药材按处方提取挥发油、煎煮、浓缩、粉碎成粉末,装胶囊而成。用显微和薄层色谱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制备工艺可行,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好,方法可行。结论该工艺适用于生产,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2007年06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消肿活络散的质量控制研究

    林传辉;蒋三元;陈炎欢;

    目的探讨消肿活络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作定性鉴别;配位滴定法作化学药硫酸镁的含量测定。结果中药白芷的薄层色谱斑点明显、清晰;硫酸镁的含量测定,中药成分无干扰,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6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较好地进行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2007年06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功能研究

    秦美蓉;李俊鹏;钟敏;

    目的评价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功能。方法建立灌胃酒精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和胃壁注射冰醋酸致大鼠慢性胃溃疡两种模型,连续灌胃30 d,实验结束时测量各实验组胃黏膜损伤面积或体积,检查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功能[1]。结果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对大鼠慢性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低剂量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中、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无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对大鼠慢性胃溃疡具有保护功能。

    2007年06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肠胃适胶囊质量标准之研究

    康兰芳;姜莲;吕春霞;

    目的研究提高肠胃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同一薄层板及展开剂对组分中功劳木、黄连须、葛根进行薄层色谱鉴别,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肠胃适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为0.78~0.79 mg/g,加样回收率为97.4%,RSD=1.9%(n=6);精密度RSD=1.5%(n=5);稳定性RSD=0.5%(8 h内);回归方程:y=3662296.7x+5672.9,R=0.9999,线性范围是0.02~0.79μg。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肠胃适胶囊的质量控制。

    2007年06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富铬决明子中的铬含量

    张玲;李青;夏作理;

    目的探讨富铬决明子中铬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富铬决明子芽中铬含量。结果与结论本实验筛选出了测定决明子中铬含量的方法和条件;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2007年0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HPLC法测定复方芦丁片中芦丁的含量

    曾小平;黄丽霞;余少婷;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复方芦丁片中芦丁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15∶35);检测波长为359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芦丁在5.0~5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99384X-2252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70%(n=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2007年06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天黄猴枣散质量标准研究

    冼艳婷;莫斯;

    目的建立天黄猴枣散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天黄猴枣散中天麻、猴枣、体外培育牛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天麻素进行定量分析,Phenomenex C18(4.60 mm×250 mm,4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3∶97);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天麻素对照品在进样量为0.1~2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1%(RSD=2.4%,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天黄猴枣散的质量。

    2007年06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HPLC-ELSD测定酸枣仁合剂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

    隋宏;周慧玲;陈建峰;马学琴;

    目的建立酸枣仁合剂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色谱柱:Hypersil ODS-2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测定酸枣仁合剂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3.05%)。结论本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可作为酸枣仁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2007年06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HPLC测定龟鹿补肾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张浚;王晖;张小兵;

    目的建立RP-HPLC法龟鹿补肾丸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0 mm×4.0 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7∶73),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淫羊藿苷线性范围0.0264~0.528μg/ml,r=0.9995(n=5);回收率为100.17%(n=5),RSD为1.0%。结论测定方法简便、稳定,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2007年06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HPLC-ELSD测定玉屏风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朱颖虹;葛小明;

    目的修订玉屏风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黄芪甲苷在0.25~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RSD=2.6%(n=6)。结论方法简便,重复性好,适合作为玉屏风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2007年06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制剂与工艺

  • 乳糖-淀粉复合辅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胡晏;张玲;余伟民;崔景斌;

    目的制备乳糖-淀粉复合辅料,用于直接压片技术。方法通过乳糖结晶工艺制备质量比为85∶15的乳糖-淀粉复合辅料。比较复合辅料与简单混合物的粉体学性质以及片剂质量。结果复合辅料显示出较好的流动性、填充性、可压性和崩解性,低剂量片剂的含量均匀度符合要求。结论乳糖-淀粉复合辅料通过对简单混合物物理性能的改变,适用于直接压片技术。

    2007年06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药品检验

  • 强力枇杷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结果

    欧阳琴华;肖文莉;

    目的强力枇杷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结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验强力枇杷露,人工加入5种菌液,稀释剂对照组的回收率均高于70%,说明稀释剂对测定无干扰;试验组回收率均高于70%,细菌数测定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验。霉菌数测定及控制菌均可采用常规法检验。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该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2007年06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西司他丁钠中4种残留溶剂

    侯连莉;李华;

    目的建立西司他丁钠中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测定西司他丁钠原料中的甲醇、丙酮、环己烷、甲苯的残留量。结果4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且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r为0.9995~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99.4%、100.4%、98.9%。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合西司他丁钠原料中的甲醇、丙酮、环己烷、甲苯的残留量的测定。

    2007年06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药学进展

  • 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Tariquidar的开发

    陆游;孙明杰;王霆;

    目前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产生了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因而开发抗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药物成为化疗的辅助治疗手段。本文就英国Xenova生物公司研制的此类药物Tariquidar的情况作简单介绍。

    2007年06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国内补钙产品的研究现状

    陈华;钟红茂;范洁伟;曾海心;

    简要介绍了国内不同类型补钙产品的性质、药用功效及制备工艺,并对其合理选用加以评价。

    2007年06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温度敏感型水凝胶

    徐文进;高崇凯;刘利;

    目的综述以PNIPAm水凝胶为代表的温度敏感型水凝胶的性质及其在药学方面的应用。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具有一个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33℃)或相转变温度(Ttr),具有温度敏感特性。PNIPAm水凝胶的这种特殊性能己被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中,如药物的控制释放。结论人们对于这类凝胶的敏感机制尚未取得共识,其在应用领域的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

    2007年06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胰岛素口服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刘利;高崇凯;徐文进;

    目的综述国内外胰岛素口服给药途径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状况。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目前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生物黏附制剂、微粒给药系统、脂质体、乳剂的研究等方面。结论胰岛素口服制剂的开发研究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不少难以克服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上市产品。

    2007年06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李卫中;马燕;

    本文介绍了液质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特点,主要论述了液质联用技术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分析,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残留物分析,生物大分子分析和临床诊断等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

    2007年06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覃引;邱树毅;

    本文综述了药物制剂新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列举了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微乳技术、微囊化技术、纳米粒技术和脂质体技术等制剂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阶段新技术在产业化进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2007年06期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医院信息网之窗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