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药缓释制剂研究进展

    赵香兰

    2004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喹啉类药物研究进展

    徐峰,杨定乔,李文辉,韩英锋,姜凯龄

    综述了喹啉类药物在治疗疟疾和阿米巴病过程的临床应用状况和服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 ,预测了喹啉类药物的发展。

    2004年06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简讯

    2004年06期 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中药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

    张丽芳,薛飞群

    随着中药分析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已成为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简述了各种中药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及特点。

    2004年06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荔枝核抗糖尿病有效部位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杨燕军,梁北梅

    目的 建立荔枝核抗糖尿病有效部位总皂苷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酸水解、比色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在所测定浓度范围 2 1.8~ 4 3.6mg/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 回收率为 98.2 % ,RSD为 1.4 6 %。结论 本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 ,可用于该药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

    2004年06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HPLC测定穿王消炎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李玮玲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王消炎片中脱水穿心莲的含量。方法 以甲醇 -水 (6 0 ∶4 0 )为流动相 ,KromasilC18柱 (2 5 0mm× 4 .6mm ,5 μm)为固定相 ,流速 1ml/min ,检测波长 2 5 0nm。结果 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测定在 0 .0 94 1~ 1.882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2 % ,RSD为 1.96 %。结论 方法简单、灵敏度高 ,可用于穿王消炎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

    2004年06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HPLC测定景参胶囊中红景天苷的含量

    张玲

    目的 研究景参胶囊中红景天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红景天苷的含量。结果 景参胶囊中红景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 97.3% ,RSD为 1.98%。结论 本方法简便 ,快速 ,准确 ,适用于景参胶囊中红景天苷的测定

    2004年06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HPLC测定龟鹿补肾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方加林

    目的 建立龟鹿补肾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甲醇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为 :HypersilODS柱 (2 5 0mm× 4 .6mmi.d.,5 μm) ,以甲醇 水 (5 5 0 ∶4 5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70nm ;流速为 1ml/min。结果 在 0 .338~ 8.4 5 μg范围内 ,淫羊藿苷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8;平均回收率为 10 0 .3% ,RSD =1 1% (n =5 )。结论 本法简便实用 ,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可作为龟鹿补肾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2004年06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HPLC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李楚云,蓝红梅,袁学文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 ,以甲醇 水 冰醋酸 (5 0 ∶5 0 ∶1)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79nm测定。结果 对照品在 1.6 0~ 7.6 0 μg/ml内呈线性关系 ,r=0 .9998,加样回收率平均为 99.0 % ,RSD为2 .2 %。结论 本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 ,可用于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2004年06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HPLC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有关物质

    朱美容,陈荣宏,熊仁清

    目的 建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 ,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luna C18色谱柱 (5 μm ,4 6 0mm× 2 5 0mm) ,以三乙胺醋酸溶液 (取三乙胺 14ml与冰醋酸 5 .7ml,置 10 0ml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 1mol/L醋酸溶液 乙腈 水 (1.2 ∶2 .8∶12 0 ∶876 ) ,用三乙胺调节pH值为 5 .8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5 4nm。结果 头孢哌酮主峰与各杂质峰、头孢哌酮S异构体与头孢哌酮降解物B及头孢哌酮主峰的分离度好。结论 本法快速、准确、适用于该产品的有关物质考察。

    2004年06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PH-PLC测定感咳宁片中多个组分的含量

    邓晓云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咳宁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HYPERSILBDS C18(4.6mm× 2 0 0mm) ,以甲醇 - 0 .6 8%磷酸二氢钾溶液 (用三乙胺调pH5 .4 ) (2 0∶ 80 )为流动相 ,在 2 73nm波长处测定。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在浓度为 0 .0 6 2 8~ 0 .6 2 8mg/ml的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 =- 75 70 .5 6 +94 6 4 4 4 1.8C ,相关系数r为 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10 0 .1% ,RSD为 0 .5 % ;咖啡因在浓度为 0 .0 0 5 9~ 0 .0 5 9mg/ml的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 =170 86 .30 +2 8399710 .78C ,相关系数r为 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10 0 .2 % ,RSD为 0 .6 %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在浓度为0 .0 1~ 0 .10 5mg/ml化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 =- 4 2 0 6 .4 5 +5 15 3993.2 7C ,相关系数r为 0 .9998,平均回收率为 99.5 % ,RSD为 0 .7%。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 ,可用于感咳宁片的质量控制。

    2004年06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5种氧氟沙星口服制剂体外溶出度考察

    伍玉甜,邓斌,任斌,戴建子,容颖慈,刘怡

    目的 对 4种国产、1种进口氧氟沙星口服制剂进行体溶出度考察。方法 采用 2 0 0 0版中国药典规定的转篮法对氧氟沙星进行溶出度测定 ,并对T50 、Td、m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5种氧氟沙星制剂体外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 2 0 0 0版规定。结论 不同厂家的 5种氧氟沙星口服制剂产品质量可靠。

    2004年06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对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若干问题的商榷

    谭桥江

    2004年0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肉苁蓉提取工艺的正交设计研究

    吴波,付王梅

    目的 探讨肉苁蓉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 ,醇浸膏得率及甜菜碱含量为考察指标 ,对肉苁蓉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 采用 6倍量 75 %的乙醇 ,药材需粉碎成丝 ,以 1ml/min的渗漏速度提取。结论 该提取工艺可行 ,提取物质量稳定

    2004年06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依沙吖啶胶浆剂的制备

    洪子光

    目的 增加依沙吖啶临床应用的剂型 ,探讨一种用于皮肤创伤 ,黏膜感染清洗后的消毒杀菌制剂。方法 按照《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第二版依沙吖啶溶液剂的处方 ,添加 2 %羧甲基纤维素钠 ,制备成依沙吖啶胶浆。结果 所得制剂为黄色稠状溶液 ,具有荧光。结论 依沙吖啶胶浆剂质量可控 ,可供临床选用。

    2004年06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杏仁水超声提取中蒸馏液收集量的确定

    高玲,励石寒,梅清华,郑艳平

    目的 确定杏仁水超声提取中蒸馏液的最佳收集量。方法 超声 -水蒸气蒸馏提取杏仁水 ,动态考察氢氰酸 (HCN)提取率。结果 收集 1倍药材量馏出液时 ,累计HCN含量 0 .15 6 0 % ,可提高产量 7.6 %。结论 馏出液最佳收集量为 1倍药材量。

    2004年06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不锈钢滤器端口锈斑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潘宇,李静,郑丽容

    目的 将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控制在低水平。方法 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二部附录ⅨC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结果 不锈钢滤器端口上的锈斑可使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结论 必须加强对不锈钢滤器端口的检查。确保输液质量。

    2004年06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脑心清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吴继良

    目的 观察中成药脑心清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方法  99例患者西药组 4 5例 ,脑心清片组 5 4例 ,两组均治疗 30d ,分别观察头晕等症状及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检查指标变化。结果 西药组有效率 71.1% ,脑心清片组有效率 88.9% ,血液流变学从全血粘稠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和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指标的变化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脑心清片能有效地改善脑血液循环 ,扩张脑血管 ,降低血液高凝状态。

    2004年06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脑心清片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李俐,梁瑜,万贞

    目的 观察脑心清片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4 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证实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痉挛病人 (颅脑CT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 ) ,口服脑心清片 4片 ,每日 3次 ,疗程 4周。结果 脑心清片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总有效率为 82 .5 % ,头痛、头晕主要症状积分值显著下降 ,痉挛血管的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脑心清片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痉挛状况 ,临床适用于非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的治疗。

    2004年06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脑心清片治疗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梁斯碧,朱桂腾,万贞

    目的 观察脑心清片治疗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患者 6 7例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予以脑心清片和异乐定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 )治疗 4周。结果  (1)脑心清片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总有效率为 87.5 0 % ,异乐定组总有效率为 87.10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脑心清组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明显增加 ,血清内皮素 (ET)水平降低 ,与异乐定组比较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心清片能缓解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改善其内皮功能 ,提示脑心清片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增加NO ,抑制ET而介导的。

    2004年06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脑心清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吴继良

    观察脑心清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6 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30例常规应用硝酸酯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抗心绞痛药物 ,37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脑心清片 ,两组均 30d为一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结果 西药组有效率 6 3.3% ,脑心清片组有效率 89.2 % ,两组治疗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脑心清片能有效的扩张冠状动脉 ,疏通微循环、改善心脏供血功能 ,减轻心脏缺血缺氧 ,缓解心绞痛 ,清除血液的高凝、高粘、高聚状态。

    2004年06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他克莫司滴眼液与环孢素A滴眼液在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疗效观察

    叶成添,林跃生,唐细兰,刁红星

    目的 观察 0 .0 5 %他克莫司 (FK5 0 6 )滴眼液与 1%环孢素A(CsA)滴眼液在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6 2例 (6 2只眼 )全角膜移植术后的患者 ,按随机原则将其分试验组 (FK5 0 6组 )及对照组 (CsA组 )各 31例 31只眼 ,平均年龄 37.8岁。观察应用两种滴眼液后不同时期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免疫排斥的情况。结果 在全角膜移植术后第 6个月FK5 0 6组排斥率为 6 8.4 % ,CsA组排斥率为 92 .1% ,在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FK5 0 6滴眼液用于角膜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疗效明显优于CsA滴眼液。经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 ,未见有不良反应。

    2004年06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何艳玲

    目的 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现状。方法 检索国内有关文献。结果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有三个方面 :①临床症状体征的具体表现 ;②胸部X光线检查 ;③实验室检查项目 :血清冷凝集试验 ;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 (主要检测IgM)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PCR Mp DNA)检测肺炎支原体。药物治疗均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除常规检查项目 ,血清学检查已成为必要而确切的标准。红霉素因疗效肯定 ,价格低廉仍作为首选药物。但红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特别是引起胃肠道反应较多 ,患者耐受性差。阿奇霉素以其优良的体内药物动力学特点 ,优良的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等优势 ,可作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较佳选择。但因价格较贵 ,仍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2004年06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9例

    陈军,陈芳海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功能锻炼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39例全部临床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30 .2d ,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本疗法具有疗程短 ,功能恢复好 ,无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无合并症等优点 ;“化瘀接骨膏”是一治疗骨折的可靠良方 ;小夹板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2004年06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万古霉素致剥脱性皮炎1例

    吴琳,倪穗琴

    2004年06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 中药6年消耗数据分析

    林洁茹,潘竞锵,郑琳颖,李博萍

    目的 分析该院中药用药规律 ,探讨消耗数据分析的意义。方法 对该院中药 1998- 2 0 0 3年消耗数据进行DDD值分析和ABC方法分析。结果 DDD数构成分析说明补益药用药频数最高 ,ABC方法分析计算出该院主要使用药材 (A类和B类 )品种数占全体的 2 9.2 6 % ,而用量占全体的 86 .5 3% ,各类别的ABC分析则算出各类中药的主要使用品种。讨论 消耗数据分析揭示出该院中药的用药规律、中药治疗疾病的优势。为该院仓管工作提供参考 ,为中药的新药开发提供有用的线索 ,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用药启示。

    2004年06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分析

    曾英彤,郑志华

    目的 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我院 1998、1999年和2 0 0 1~ 2 0 0 3年抗抑郁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 (DDDs)逐年提高 ,百优解、黛力新、赛乐特用药金额和DDDs均排名前列 ,且同步良好。结论 新型抗抑郁药疗效好 ,副作用少 ,应广泛用于临床抑郁症的治疗。

    2004年06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2000-2002年抗肿瘤中成药用药分析

    吴爱琴,任斌,刘怡,黎曙霞,姚秋燕,唐蕾

    目的 了解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 2 0 0 0年~ 2 0 0 2年抗肿瘤中成药在广东省部分医院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结果与结论  2 0 0 0年~ 2 0 0 2年抗肿瘤中成药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 ;用药金额最高为爱迪 ,用药频度最高为平消 ,日均费用最高为安卡。

    2004年06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2000-2003年抗真菌药使用情况分析

    谢素梅,林月娇,李瑜,唐细兰,陈雷宇

    目的 本文统计我院 2 0 0 0 - 2 0 0 3年 4年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方法 统计每种药品金额及占抗真菌药物总金额的百分比 ,前 10位进行排序 ,采用规定药品日剂量法 ,分析其用药频率 ;结果与结论 氟康唑类占抗真菌药总金额 6 6 86 % ,用药频度按DDDs值排序前 3位分别是氟康唑、克霉唑及复方二性霉素B滴眼剂。

    2004年06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2001-2003年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分析

    谭本仁,卞益民

    目的 为了推动合理用药对抗微生物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进行调查并作出客观评估。方法 统计 2 0 0 1~ 2 0 0 3年我院抗微生物药的品种、用量、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结果  2 0 0 1~ 2 0 0 3年抗微生物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32 74 0 % ,且 2 0 0 3年年增长率高达 32 74 %。其中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使用占抗微生物药的三分之二以上。结论 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在抗微生物药物临床使用中占主导地位。

    2004年06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十味溪黄草颗粒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谢华娣,陈鸿珊

    目的 探讨十味溪黄草颗粒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 2 2 15细胞中 ,研究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和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效果。结果 十味溪黄草颗粒加入细胞培养 8天两批实验对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 (TC50 )平均为 17.4 5± 0 .92mg/ml,最大无毒浓度 (TC0 )为 10± 0mg/ml。 10mg/ml对细胞分泌HBsAg平均抑制 5 4 .9± 5 .5 9% (P <0 .0 0 1) ,半数有效浓度IC5 0 :6 .37± 0 .4 0mg/ml,选择指数 :2 .74± 0 .17mg/ml。对细胞分泌HBeAg平均抑制 81.0± 3.0 5 % (P <0 .0 0 1) ,半数有效浓度IC50 为 :2 .14± 0 .2 0mg/ml,选择指数为 :8.2 1± 0 .74mg/ml。结论 十味溪黄草颗粒在 2 2 15细胞培养中对HBsAg、HBeAg的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004年06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2000-2003年抗菌药物应用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司徒冰,梁智江,潘树根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和耐药性情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DDDs、金额、构成比、日均药费、细菌耐药率为指标 ,对我院 2 0 0 0~ 2 0 0 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年间 ,各亚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较稳定 ,以头孢菌素应用频度最高 ,其次为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等。DDDs排序前 2 0位中大多数为口服一线抗生素。大多数抗生素在 4年间的细菌耐药率的差别不显著 (P >0 .0 5 )。对G+ 球菌耐药率最低者为万古霉素 ,其次为利福平、丁胺卡那霉素 ;对G-杆菌耐药率最低者为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其次为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他啶。结论 用药频度与药敏试验结果存在矛盾 ,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应定期进行抗生素的使用和耐药率分析 ,为抗生素的经验性用药及时提供准确情报。

    2004年06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246例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的个体差异

    陈小燕,宋少刚,吴建龙,田洁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剂量、血药浓度以及临床效果之间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地高辛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2 4 6例 ,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浓度。结果 地高辛的有效剂量和血药浓度以及中毒剂量和血药浓度变异很大。结论 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因此 ,临床用药时应着眼于个体。

    2004年06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药学期刊录入中图分类号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黄敬辉,赵英梅

    分类号 (FL)是CAJ CD规范中的标识之一 ,本文介绍了药学期刊在录入中图分类号时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举例分析 ,主要包括因《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缺相应的类目 ,难以录入正确的中图分类号 ;由于药学分科交叉、交替类编号的存在 ,导致录入的不统一 ;编辑录入欠规范等致使中图分类号录入错误。通过分析讨论 ,笔者建议重视和严格执行规范 ,加大对规范的宣传培训 ,修订《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相关条目 ,使药学期刊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达到新的水平

    2004年06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谈谈提高医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几个问题

    邱凯锋

    为提高医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 ,分析了当前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从医院硬、软件等方面讨论。认为医院药房可以从改善药房环境、规范管理制度、提高药师综合素质、注意服务技巧等方面来提供优质服务。

    2004年06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造成医院二级库药品数量误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许百虹,郑春铭,赖伟华

    目的 了解造成医院二级库药品数量误差的原因 ,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方法 利用计算机药库管理系统 ,对我院东病区西药房 2 0 0 3年 3月以来在实施二级库管理过程中造成药品数量误差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有 2 3种影响我院药品二级库数据准确性的原因 ,其中因药房管理不善造成的直接原因占 15种 ,其他因应用程序、医疗操作等间接原因占 8种。结论 造成医院药品二级库数据误差的主要因素是药房自身管理问题 ,可通过规范药品管理制度来控制。

    2004年06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加强农村卫生站(所)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途径与办法

    潘杰如,雷辉

    2004年06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我院开展药学监护工作初探

    聂广祥

    2004年06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 药品GSP认证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张建浩,陈佩毅,苏盛锋,涂敏,颜红,杨永明,俞定军,曹子建

    目的 开发一套简单、实用、扩展性强的过程控制管理系统 ,应用于我省药品GSP认证工作。方法 用C ++Builder,以SQLserver 2 0 0 0为平台开发一套客户 /服务器 (C/S)模式的系统 ,通过该系统实现对申请GSP认证企业的申报资料、认证申请、资料形式审查、资料受理、认证收费、资料技术审查、现场检查方案制订、检查员抽选、现场检查报告的审核、GSP认证结果网上公示、审批、发证、公告等GSP认证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结果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及佛山、东莞等2 0个地市的GSP认证工作站都使用该系统对GSP认证工作进行管理 ,目前通过该系统已实现对 110 0多家批发、连锁企业 ,5 0 0 0多家零售企业的GSP认证管理。结论 药品GSP认证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促进了认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证了GSP认证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2004年06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广东药学》2004年总目次

    2004年06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