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药学》出版伦理政策

    《今日药学》杂志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恪守出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为加强学术诚信建设,进一步规范论文撰写及编审、出版过程,本刊依据国际出版伦理道德委员会(COPE)指南《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2.0》《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年修正)》《赫尔辛基宣言》2024中文译版等国内外相关文件或规范有关条款,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制定《今日药学》作者、同行评议专家以及编辑的出版伦理政策。

一、作者的伦理规范

    1.作者务必保证所写内容皆为原创,来稿要求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资料真实,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撰写规范。不得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得篡改或伪造数据,不得提供虚假基金项目,不得由“第三方”代写、代投、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如有必要,作者有责任配合编辑部要求提供原始图片、原始数据、基金立项任务书、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等证明材料。如要将来稿另投他刊,需与编辑部联系申请撤稿,切勿一稿多投。

    2.作者投稿时,需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不存在利益冲突,无侵权,无重复发表及一稿多投等情况。作者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

    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的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需同时具备以上3条。仅参与获得基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稿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通信作者的姓名或整理者的姓名(列于文末);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的人员应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如文稿的通信作者非第一作者时,应说明;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请列于文末参考文献前。作者贡献需在《作者贡献声明表》中写明,在投稿时一并提供。投稿后基本不予变更署名,如遇不可抗客观因素确需变更署名,论文主要负责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需向编辑部提交书面变更申请,陈述理由,必须提供全体作者签署的同意书,由所有署名作者签字认可,并加盖作者所在单位公章。

    3.根据《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对于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以及涉及实验动物的科技活动,需要在投稿时提交作者所在单位(即从事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科技活动的单位)的伦理审查批件,并在稿件中进行伦理声明。当论文主体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提供参与者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临床试验论文应遵循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动物实验报告需说明是否遵循有关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

    4.所有作者都应披露任何可能被视为与提交的稿件存在利益冲突的商业关系、亲属关系或紧密合作关系等。如果稿件涉及商业产品,则必须在“材料与方法”部分或文本中其他适当的地方以明显的方式标明制造商的名称。

    5.同行评审过程中出现学术争论时,作者应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审稿意见,如确有异议可向编辑部提出申诉,并提供有力的申辩材料,针对每一条评审意见做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6. AI和AI辅助技术不应被列为作者或合著者,也不得引用AI为作者。作者应确保论文中不存在抄袭,包括由AI生成的文本和图像。

    生成式AI(GenAI)及其产品、团队不能作为论文的作者进行署名,如论文主要内容(如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等)使用GenAI完成,编辑部将按照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处理。

    所有属于科学贡献或智力劳动范畴的内容均应由作者完成,作者对论文的所有内容负有全部责任。随着GenAI的发展,本刊在论文写作和审查中使用GenAI的有关规定也将持续更新。

    7.《今日药学》已被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声明。

    8.若作者在已发表的稿件中发现错误,有义务及时告知编辑部进行更正,并配合编辑部撤回稿件或者发表更正声明。若编辑从第三方获知已发表稿件存在违反科研伦理或出版伦理等问题,作者有义务配合编辑对文章进行撤回或发表更正声明。

二、 同行评议专家的伦理规范

    1. 同行评议专家应坚持公平、公正、保密、及时的原则为决策过程做出贡献,并客观、及时地协助提高已发表论文的质量。若因故不能按期返回审稿意见或无法胜任此篇稿件的评审工作,应立即告知编辑部,不得擅自委托代审。

    2. 同行评议专家应尊重作者思想的独立性和科学研究的创新性,主要对稿件的学术质量进行评判,不得对作者个人或作者的科研机构、地域、资历、民族等产生偏见或歧视。

    3. 本刊实行双盲审稿,同行评议专家者收到的任何稿件都必须视为机密文件,不可以向其他人展示或者讨论稿件,不得盗用稿件内容。

    4. 当同行评议专家与作者存在利益冲突(如亲属关系、师生关系、校友关系、同事关系、竞争关系等)时,为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审稿者应及时向编辑部申明利益冲突,主动回避该稿件的审稿工作。

    5. 评审过程严格履行学术道德规范,当同行评议专家发现作者从事的研究和自己相近时,不得借审稿意见明示或暗示作者勉强引用自己的观点或文献,不得利用评审权利故意压制或贬低稿件质量。

    6. 若同行评议专家发现稿件存在捏造篡改数据、重复发表、剽窃抄袭、代写、代投以及其他违反科研伦理或出版伦理等问题时,应在反馈审稿意见时予以提醒,以便编辑部进一步核实或请作者给出必要解释。

    7. 同行评议意见应由专家就文章质量进行客观公平的评审后撰写,不应由AI生成。

三、编辑的伦理规范

    1. 编辑应遵守国家有关期刊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期刊的各项制度规范,严格履行审稿程序,不得擅自更改稿件处理流程。

    2. 编辑应对所有来稿进行文献不端检测,拒绝重复率超过25%的稿件。对重复率符合要求的稿件,编辑要避免对作者的种族、国籍、资历、职务等存在偏见,主要对稿件的学术质量进行初审并给出意见,对初审合格的稿件及时送外审和终审,并尊重审稿意见,合理地对论文做出退修、录用或退稿的判断,并给出详尽的修改意见或退稿理由。

    3. 若编辑在初审稿件时发现可能与自己存在利益冲突(如亲属关系、师生关系、校友关系、同事关系、竞争关系)时,应主动回避,并由编辑部将该稿件转交给其他编辑处理,不得利用编辑权利谋取不正当利益。

    4. 编辑应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作者、同行评议专家的个人信息以及稿件内容,不得干扰、影响同行评议专家的独立评审。

    5. 编辑对于作者推荐的同行评议专家,应当严格审查其信息并根据其研究领域和专长,与作者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等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而对于作者要求回避的审稿专家,编辑应当给予充分考虑并尽可能回避。

    6. 编辑有义务提醒作者在变更署名、单位及其先后顺序后可能出现的著作权和知识产权问题。

    7. 编辑应公布公众所需要的详尽指南(如投稿指南等),并及时更新。

    8. 对已经定稿录用的稿件,若发现存在违反科研伦理或出版伦理等问题,编辑有权退稿,并通告作者。若在已发表的稿件中发现存在违反科研伦理或出版伦理等问题,经核实后应及时进行撤稿,并告知相关数据库,按照要求公开发布相应的声明,说明撤稿原因。

四、违反出版伦理规范的后果

    本刊对违反出版伦理道德行为实行零容忍,以维护科研工作的诚信度,给读者传递正确和权威的科研信息。对违反出版伦理道德的编辑、同行评议专家予以解聘;对违反出版伦理道德的作者予以退稿、撤稿处理;对触犯法律者,予以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