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硕;汤迎湛;江涛;苏锐辉;曾晨;周地;李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九节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修复肌肤屏障(skin barrier repair)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得九节茶化学成分,以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阈值,筛选得到九节茶的有效成分,并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检索到九节茶各有效成分对应的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输入关键词“skin barrier repair”,检索与屏障修复相关的疾病靶点;通过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将九节茶有效成分与屏障修复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CB-Dock网站对九节茶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检索得到符合标准的九节茶有效成分11个,中药靶点对应的人类基因250个,屏障修复的疾病基因为4 308个,中药靶点对应基因与疾病基因的交集基因190个。对190个交集基因进行基因GO功能分析,包含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3个方面,结果发现肌肤屏障修复生物学过程与对激素的反应、白细胞增殖调节、外部刺激反应的正调节、防御反应规则、磷酸化的正调节等方面相关;分子功能与蛋白域特异结合、磷酸酶结合、转录辅激活因子结合、非跨膜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方面相关;细胞组成与转录调节复合物、薄膜筏、受体复合物、质膜细胞质侧的外源成分、焦点粘连等方面相关。结论 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肌肤屏障修复机制可能与癌症的途径、Th17细胞分化、乙型肝炎、破骨细胞分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等通路相关。
2024年04期 v.34 25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2K] - 徐达;陈琪;杨立新;王佳慧;汪磊;赵铁建;郑洋;
目的 借助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从铁死亡角度筛选治疗肝纤维化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为治疗慢性肝病开辟新视野。方法 在GEO数据库中检索与肝纤维化相关的数据集,在FerrDb数据库收集与铁死亡相关靶点。将铁死亡与肝纤维化差异表达的交互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对关键靶点借助VarElect工具进行表型分析。通过WebGestalt数据库及omicshare平台对共同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利用CTD定位药物小分子,并通过TCMSP找到天然药物小分子所来源的天然药物及其所对应靶点后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 筛选到GSE171294数据集,差异分析后获取328个靶点,同时得到256个铁死亡靶点。进行交互处理后得到11个共同靶点,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共同靶点与代谢过程、细胞增殖以及与谷氨酰胺代谢路径、mTOR信号通路等有关。CTD显示双酚A、槲皮素、白藜芦醇等15个天然活性成分与11个靶点具有对应关系,并且形成了较好的分子对接。结论 通过生物大数据得到的来源于中药的15个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调控铁死亡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本研究为肝纤维化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思路,也为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2024年04期 v.34 268-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商雪莹;雷胄熙;覃仁安;何风雷;
目的 建立了昆仙胶囊中毒/效成分雷公藤甲素快速前处理及QDa测定方法,用于快速、高效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样品前处理采用两步纯化法,纯水去除极性干扰成分,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再用3%NaOH溶液萃取去除非极性黄酮类干扰成分,测定方法采用WatersXSelect HSS T_3(3.0 mm×150 mm,2.5μm)色谱柱,通过HPLC-QDa测定,以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检测,单离子监测(SIR)扫描模式。结果 雷公藤甲素检测线性范围为0.137 5~17.6μg·mL~(-1)(r=0.999 2);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RSD均小于3.0%(n=6);平均回收率为90%(RSD=4.86%,n=9)。17批次昆仙胶囊中雷公藤甲素含量范围为18.58~22.09μg/粒,符合安全用药含量限度。结论 该方法提高了3倍检测效率,减少约7倍有机溶剂使用量,并以低毒性乙酸乙酯代替1,2-二氯乙烷、氯仿等致癌物,更适用于昆仙胶囊生产过程中的连续测定需求,也为相似制剂中雷公藤甲素的研究和测定提供了新思路。
2024年04期 v.34 275-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兰小勇;罗宇琴;谭斯尹;李国卫;徐文辉;潘礼业;陈向东;孙冬梅;
目的 基于DNA条形码及UPLC指纹图谱技术,鉴别并表征不同来源地骨皮药材。方法 通过DNA条形码技术,以ITS2序列进行鉴定。通过UPLC法建立地骨皮药材的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进行不同来源的区分。结果 17批药材中鉴定为地骨皮枸杞基原10批、宁夏枸杞基原4批,黑果枸杞3批。指纹图谱得到10个共有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得到,S1~S10为一类,S11~S14为一类,S15~S17为一类,基本实现不同来源样品的区分。同时得到不同来源地骨皮区分的主要差异化合物,分别为峰1’、峰8、峰2、峰4、峰1、峰3。并以峰3能区分不同部位。结论 不同基原及伪品的差异成分在酚酰胺类、生物碱及枸杞素类等,本研究通过对地骨皮药材的DNA条形码和化学识别模式的综合评价,为不同来源地骨皮药材的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2024年04期 v.34 281-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