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

  • 新冠感染药学门诊服务规范(试行)

    唐可京;陈杰;劳楚瑜;

    <正>2022年起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但致病力明显减弱,临床表现已由肺炎为主衍变为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1]),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病例亦可表现为高热,热程多不超过3天,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1])。

    2023年11期 v.33 801-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论著

  • 玉米肽保护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黄子涵;毛新亮;余宗盛;严建刚;高业成;喻勤;梁磊;李怡芳;栗原博;何蓉蓉;李晓敏;

    目的 研究玉米低聚肽及玉米肽糙米胚芽片对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灌胃14 mL·kg-1的50%乙醇构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测定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肝损伤指标AST、ALT、酒精代谢指标ADH、ALDH、脂质代谢/过氧化指标TG、MDA和GSH水平来评估肝损伤程度,采用HE染色评价肝脏病理情况。结果 小鼠一次性灌胃大量酒精后,肝脏AST和ALT酶活显著升高、ADH和ALDH酶活降低,GSH水平下降,MDA和TG大量积累;病理切片观察到肝索紊乱,肝细胞脂肪性病变。玉米低聚肽和玉米肽糙米胚芽片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以上指标和肝脏病理损伤,呈现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一次性大量饮酒会造成小鼠肝功能异常,玉米低聚肽作为一种功能性小分子混合物,具有良好的改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能力,玉米肽糙米胚芽片在玉米低聚肽的基础上增加了牛磺酸等功能性成分,同样具有良好的缓解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能力。

    2023年11期 v.33 807-813+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 药食两用中药荷叶有效成分缓释滴丸制剂工艺及其降血脂功效研究

    郭晓秋;胡律江;赵晓娟;唐娜娜;张璐;邓思扬;

    目的 本研究旨在将药食两用中药荷叶开发研究成降脂缓释滴丸,并探究其降血脂功效。方法 将荷叶提取物制成缓释滴丸,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量标准。采用药效学实验方法,以高脂血症小鼠为整体模型,以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含量为指标,观察比较荷叶煎剂与荷叶缓释滴丸对动物降血脂的药理作用,进一步从动物体内药理效应的比较来评价剂型工艺的科学性。结果 最终确定工艺为PEG4000-SA(5∶1),药液温度为85℃~90℃之间,冷凝液温度55℃~5℃。荷叶水提物能显著降低TC、TG水平,同时增高HDL-C水平,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结论 通过荷叶有效组分缓释滴丸制剂工艺的系统研究,筛选并优化制剂工艺,初步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开发具有治疗又兼具保健作用的药食两用中药荷叶新制剂,为药食两用中药剂型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2023年11期 v.33 814-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 夏枯草种子及其油脂中三萜类成分质量控制研究

    毛鑫;孙维广;陈斌;万安凤;黄志云;

    目的 建立夏枯草种子(SPv)及其油脂(OPv)中三萜类成分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使用薄层色谱法对SPv及OPv中熊果酸进行定性鉴别;使用分光光度法对SPv及OPv中的总三萜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SPv及OPv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熊果酸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建立标准曲线,分光光度法得到回归方程Y=8.652 8X+0.001 3,R2=0.999 9,测得3批SPv中总三萜含量为1.67%~1.86%,测得OPv中总三萜含量为7.86%~8.77%。结论 本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为夏枯草种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也为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3年11期 v.33 818-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 从体系的熵值变化探索江西建昌帮四制香附炮制科学内涵

    赵晓娟;郭晓秋;

    目的 利用信息熵阐释建昌帮四制香附炮制的科学内涵。方法 通过熵值变化评估四制香附不同炮制体系全过程熵值-效应-特征组分,筛选出能代表建昌帮四制香附调经止痛效应的特征组分。结果 以大鼠痛经模型、大鼠离体子宫肌张力模型、血液流变学的效应指标和HPLC指纹图为评价指标的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显示,酒香附与醋香附在四种不同试验中最优目标权重为大鼠痛经模型,四制香附最优目标权重为大鼠离体子宫肌张力模型。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到最优的合成条件,即原料比1∶1.6,反应时间为50 min,反应温度82℃。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能代表建昌帮四制香附调经止痛效应的特征组分,为中药炮制工艺提供数据参考,探明了传统炮制技术的科学内涵。

    2023年11期 v.33 822-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制备方法的优化

    钟贞;廖亮亮;扈会平;

    目的 优化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制备方法。方法 首先对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冻干赋形剂的种类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对赋形剂组分比例开展进一步研究,优化冻干工艺,采用经优化的处方、冻干工艺制备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样品,并对样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开展稳定性研究。结果 使用单一赋形剂不能达到良好的冻干效果,而当混合使用甘露醇和右旋糖酐40两种赋形剂,且其比例为4∶1时,即使在减少人血白蛋白用量情况下,也能获得冻干时间短且成型良好的冻干产品,且稳定性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 该优化的制备方法有效地缩短了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冻干步骤的耗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可保证产品的稳定性良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023年11期 v.33 827-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莲子心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候永杰;陈达鑫;赵小雪;林珊;谭春江;张书娟;曾建伟;谢勇;

    目的 优选莲子心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的总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过40目筛、加1.5%盐酸的70%乙醇、液料比22,提取率为2.0%,试验结果与预测值接近。结论 该工艺可作为工业化提取莲子心生物碱的参考。

    2023年11期 v.33 831-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 铝碳酸镁片体外溶出评价方法建立

    周珍辉;张用钊;陈锐冠;张名坚;

    目的 通过建立铝碳酸镁片溶出曲线评价方法,评价药品质量水平。方法 通过开发、建立ICP-OES法,对溶出液中镁元素的检测来考察铝碳酸镁片溶出情况,绘制铝碳酸镁片体外溶出曲线来模拟体内释药过程。结果 经系统适用性与仪器精密度、专属性、滤膜吸附、线性与范围、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度试验,所有参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经溶液稳定性试验表明在4种溶出介质中自研制剂溶液室温放置25 h稳定;经耐用性试验表明本方法对溶出介质pH值的微小变化和采用不同品牌溶出仪耐用。结论 各项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铝碳酸镁片溶出曲线检查。

    2023年11期 v.33 836-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临床药学

  • 基于中文数据库中医药调控细胞衰老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周志鸿;凌俞鸿;郑洋;赵铁建;原鲜玲;

    目的 分析中医药研究细胞衰老相关研究文献,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景。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三大数据库从建刊开始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调控细胞衰老相关研究中文文献。采用CiteSpace6.1.R3和VOSviewer1.6.18软件进行文献发文量统计、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及时间线分析、作者共现及机构共线分析。结果 经过检索、查重及筛选,共纳入文献416篇。中医药调控细胞衰老文献最早出现于1993年,二十余年来发文量逐年上升。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高频关键词有“衰老”“细胞衰老”“人参皂苷Rg1”“氧化应激”“D-半乳糖”“当归多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白藜芦醇”“自噬”等。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所研究文献共得到10个有效聚类。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共得到17个突现词。结论 近二十余年来国内中医药领域研究细胞衰老的热度持续上升,中医药调控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正在不断被阐明、相关靶点和因子不断被发现,涉及疾病种类正在扩大,尤其是在血管老化和阿尔兹海默症方面,热门研究中药主要有人参、黄芪等。

    2023年11期 v.33 841-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情绪障碍青少年的疗效

    张星星;韩冬梅;

    目的 研究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ED)青少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伴有NSSI的ED青少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联合组采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自伤功能评定量表(FASM)评分,NSSI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63.33%,19/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17、HAMA、BI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自伤行为评分、自伤功能评分均有降低,联合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患者NSSI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6.67%,8/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7%,5/30)与对照组(13.33%,4/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舍曲林、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治疗伴有NSSI的ED青少年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情绪,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NSSI发生率,并保障安全性。

    2023年11期 v.33 849-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辅助治疗对冠心病SAP患者的影响

    夏珂珺;胡佩佩;张小丹;

    目的 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片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0月~2022年12月在某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S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联合组(53例)。对照组采用地尔硫卓片治疗,联合组采用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C1q/TNF相关蛋白3(CTRP3)、C1q/TNF相关蛋白9(CTRP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4.30%)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幅度、T波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血清hs-CR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CTRP3、CTRP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43%)与对照组(5.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SAP可提高临床疗效,显著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抑制炎症反应,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3年11期 v.33 853-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芪骨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老年OP的效果

    刘利群;汪海燕;胡俊;杨盼盼;张楚焌;袁忠;

    目的 探讨芪骨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OP)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7月某院收治的86例老年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伊班膦酸钠治疗,观察组予芪骨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持续6个月对比两组疗效、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腰椎骨及股骨颈骨密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羧基端肽(β-CTX)水平均降低,骨钙素(BGP)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组间不良反应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骨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老年OP疗效确切,可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减轻炎症反应,且药物安全性较好。

    2023年11期 v.33 857-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TACE对患者肿瘤血管生成因子、miR-143、miR-145表达的影响

    吴邮电;刘小刚;

    目的 探讨帕博利珠单抗+TACE治疗肝癌疗效及对患者肿瘤血管生成因子、miR-143、miR-145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某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118例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59例。参照组采用TACE治疗,研究组采用帕博利珠单抗+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胎蛋白(AF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清癌胚抗原(CEA)、miR-143、miR-145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A199、AFP、CEA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bFGF、VEGF、TNF-α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iR-143、miR-145表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TACE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提高miR-143、miR-145表达,进一步抑制病情进展,且安全性高。

    2023年11期 v.33 861-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姜丽娟;许丽燕;丁以萌;黄幼昌;王宁;

    目的 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于门诊就诊的60位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抗病毒等治疗,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法上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记录治疗期间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估患者负性情绪,采用乙肝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QLS-CHB)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血清BDNF、NE及5-HT水平及QLS-CH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于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方面效果较好,可以提升其生活质量。

    2023年11期 v.33 86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关怀度、病耻感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

    龚婕;叶飞强;谢少玲;李平;张蕾;

    目的 分析研究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关怀度、病耻感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409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将得分<3分的患者分为依从性良好组(n=337),得分≥3分的患者分为依从性不良组(n=72)。比较两组患者的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病耻感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关怀度、病耻感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结果 依从性良好组的APGAR、病耻感量表及SDSS评分均优于依从性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898)、初中及以下学历(OR=1.872)、APGAR低评分(OR=2.061)、病耻感量表高评分(OR=2.061)及SDSS高评分(OR=1.972)均是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与家庭关怀度、病耻感及社会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2023年11期 v.33 870-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 1例重症肺炎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用药分析

    翁斯豪;梁虹艺;

    目的 探讨1例重症肺炎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和思路。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及文献,结合该患者的病情特点,对其诊治及药物治疗调整方案进行分析及建议。结果 患者初始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合并血流感染后改用替考拉宁联合利奈唑胺治疗,经调整治疗方案后好转出院。结论 重症患者发生血流感染常较危急,早期的诊治和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2023年11期 v.33 874-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基于PBL的案例讨论教学模式在抗凝专业临床药师培训中的应用

    肖琰;王晓;陈秋玲;李宽;钱皎;谢守霞;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将基于问题学习的案例讨论教学模式应用于抗凝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的效果及其重要性。方法通过1例PCI术后合并房颤的病例,综合分析在实施基于PBL的案例讨论教学前后,学员对抗凝药物合理使用的掌握情况。结果 研究发现,通过采用这种培训方法,学员的理论知识成绩及案例分析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显著。结论 基于问题学习的案例讨论教学模式在抗凝专业临床药师培训中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全面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临床药师培训的质量。

    2023年11期 v.33 87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 下载本期数据